中国粮食空间生产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确保粮食安全是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基于2000-2020年中国31 个省区市粮食生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集中度指数、核密度估计、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考察中国粮食生产格局的时空演化趋势,并采用空间相关分析法考察中国粮食产量的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粮食生产存在显著的空间不均衡现象,粮食生产逐步向东北、华中和华东地区集中,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南退北进"的演进趋势;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特征,部分省区市的粮食生产空间溢出存在"涟漪效应"和"规模效应";城镇化发展、化肥投入、机械投入以及政府干预等因素均对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演化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自然灾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优化粮食生产布局规划进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生产格局、重心转移、空间杜宾模型
F326.11(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南京财经大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科研专项项目
2023-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9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