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67/j.cnki.1003-8981.2016.01.019
无籽梨品种无籽果实形成原因的初步研究
为给我国无籽梨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初步探讨了无籽梨无籽果实形成的机制.对无籽梨雌蕊观察发现,其60.8%无籽梨花的雌蕊数量为2个,而‘幸水’雌蕊数量7个的小花占48.4%;无籽梨柱头发育不正常的比例较大,占64.2%,而‘幸水’正常雌蕊占94.1%.授粉试验结果表明,授粉刺激才能保证无籽梨正常坐果,授粉后坐果率达42.2%,无授粉无籽梨8周后坐果率几乎为零,说明了无籽梨在生产中配置授粉品种才能保证坐果率和产量.对花粉管伸长观察发现,无籽梨花柱授粉后,花柱顶部、中部和基部均能观察到花粉管顺利萌发和生长,但未观察到花粉管到达胚珠,而‘幸水’花柱顶部萌发后顺利通过中部、底部,并能观察到花粉管到达胚珠附近,且‘幸水’柱头和花柱中部花粉管伸长数量比无籽梨多.种子败育率统计发现,无籽梨发育不良比例高达91.3%,但正常种子大多数都能萌发.无籽梨果实心室2~4个,而幸水心室为5个.综上所述,雌蕊变异是无籽梨形成无籽果实的主要原因,而引起雌蕊败育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无籽梨杂种后代不稳定性有关.
无籽梨、花粉管生长、种子败育、授粉试验
34
S661.2(果树园艺)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计划2011-04-47
2016-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