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3580.2004.11.058
"国际劳工准则"与我国的劳动法制改革
@@ 一、何为"国际劳工标准"
自1919年国际劳工联合会(ILO)成立至今已通过了170多个公约和协定,内容涉及就业、工资、福利、劳动保护、工作条件等诸多方面,这些规定统称"国际劳工标准".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试图将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与WTO中的自由贸易体制相挂钩,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合理地使用劳动工人,未能给劳工提供周全的保护,劳工的生活条件、劳动环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导致产品的劳动力成本极低,生产成本扭曲,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体制中获得不正当的"比较优势".这种因工资低下及其他社会条件的原因形成出口竞争构成了劳动力倾销,使得发达国家工人工资降低,失业率上升,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低劳动力成本的吸引,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投资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还把此问题提升到人权的高度,认为这是对劳工人权的粗暴践踏,从而使这个问题涂抹上了一些政治色彩.
国际劳工标准、准则、劳动力成本、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工资、劳工人权、劳动密集型、劳动力倾销、产业空心化、自由、贸易体制、生活条件、生产成本、劳动环境、劳动保护、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工作条件、出口竞争
F74;F24
2007-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