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57/j.cnki.jjdl.2022.04.003
后扶贫时代县域结对帮扶政策衔接路径——以河南省潢川县为例
结对帮扶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创新.后扶贫时代结对帮扶机制完善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更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河南省潢川县为案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剖析县域结对帮扶组织过程,并基于现存问题构建衔接路径.研究发现:脱贫攻坚时期,县域多元主体参与扶贫过程,通过稳定结对、持续帮扶等方式,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促进了区域产业发展.但目标考核导向下的个体脱贫成效聚焦,导致政策实施瞄准欠佳,引发扶贫资源配置倾斜及区域发展失衡.结合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的特征,提出结对帮扶的"角色转型—信息化改造—体系重构"框架,依托"县—乡—村—组"多维尺度,构建乡村治理精细化目标导向的县域结对帮扶网格化管理体系,助推结对帮扶模式转换与政策衔接,促进后扶贫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后扶贫时代、结对帮扶、乡村振兴、网格化管理、政策衔接路径、乡村治理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
42
D631.43;C916(国家行政管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2022-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