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57/j.cnki.jjdl.2021.06.019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广州市3、7号线为例
基于"3S"技术,结合POI数据解译多时间节点的地铁沿线精细的土地利用信息.根据研究的各区域城市化水平情况不同,划分不同等级的研究缓冲区范围,以广州市3号和7号地铁线为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定量探讨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影响过程与空间差异规律,并用CA-Markov模型对两条线路202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模拟预测.结果 表明:①科学地划分研究缓冲区有利于合理地统计出受轨道交通影响的土地变化面积,一定程度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②轨道交通促使沿线土地高密度和高强度地开发利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生态景观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③土地变化发生较为剧烈的区域在城市建设不成熟区.④根据CA-Markov结果,如果没有政策较大干预的情况下,较成熟的3号线的土地利用结构将趋于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较新的7号线沿线的土地利用结构会变得更加成熟,土地更节约集约利用.
城市轨道交通、精细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效应、"3S"技术、CA-Markov模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
41
F301.24(农业经济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学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问题研究专项;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
2021-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7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