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57/j.cnki.jjdl.2021.06.017
基于偏离一份额模型的重庆市县域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分析
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稳定性是多个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在分析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时空差异基础上,运用偏离一份额法,对2014-2019年重庆市涉及扶贫开发任务的33个区县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类型进行划分,厘清了不同区县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来源和增长动力,最后针对不同收入增长类型区县提出了差异化帮扶政策建议.结果 表明:①研究时段内,重庆市县域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且空间分布由非均衡逐步走向均衡,但在收入结构上仍存在明显空间差异;②工资性收入是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的主导来源,转移性收入取代家庭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的第二重要来源,财产性收入占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比重持续处于较低水平;③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快速增长型和竞争优势推动型区县绝大部分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区竞争优势是导致这类区县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大多数扶贫开发工作非重点县属于收入增长滞后性和结构优势推动型,地区竞争劣势损失是造成这类区县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增长滞后的主要原因;④县域之间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偏离分量是导致各区县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收入结构、偏离份额法、产业扶贫、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
41
F323.8;K901.2(中国农业经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南大学博士启动基金
2021-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54-16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