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57/j.cnki.jjdl.2019.05.021
黄淮海平原县域城镇化对乡村人-地-业的影响
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镇化未能有效带动乡村发展,并造成严重的乡村病问题.现有关于城镇化对乡村人-地-业影响的研究较少,关于影响机制的探讨更显匮乏.文章基于黄淮海平原县域数据,刻画县域乡村系统与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析城镇化对乡村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乡村人口发展空间分异不明显,而乡村土地、产业发展空间分异明显,其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环渤海湾周边地区等;②黄淮海平原县域城镇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京广铁路沿线周边地区、环渤海湾周边地区等;③城镇化对乡村土地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土地城镇化对乡村的影响不显著,乡村人口和产业的发展主要受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影响,城镇化交互作用能够增强对乡村的影响力;④合理的城镇化发展可有效促进乡村人-业发展,有助于实现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
城镇化、乡村、人-地-业、农民兼职化、就近就业、城乡融合、乡村振兴、黄淮海平原
39
F299.27(城市与市政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43
2019-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8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