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4634.2022.05.010
论"杨振宁式提问"对学生作业发展的启示 ——兼释"大问题""小问题""大概念"的相关教育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学生作业问题,已成为棘手难题.作业在微观上是"题"的组合,革新"题"有可能成为促进作业发展的"蝴蝶效应".在观念上,"题"应该具备基础性的享用价值,题的类型应该是特色多元的,题的功能组合则是一种非线性叠加关系.这是革新"题"的正确发展观.在杨振宁先生教育思想的启示下,通过分析表明,从"小问题"到"大问题/大概念"需要的是"全新的思想","涌现性"是"全新思想"出现的机理.基于此可以明确,"杨振宁式提问"是指向并启发科学美学的提问.未来对学生作业的改革应规整"小问题",慎选"大问题",直面"真问题",提出"好问题".
作业、杨振宁、问题解决、双减、钱学森之问、大概念
45
G633(中等教育)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EHA210418
2022-09-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