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1129.2013.06.051
对乙肝“小三阳”前S1灰区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嗜肝DNA 病毒,其外膜蛋白包括S、前S1、前S2三种成分。前S1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及管状颗粒上,具有较高免疫原性。前S1蛋白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机体免疫应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前S1蛋白的研究都比较深入,但有关前S1抗原研究的相关报道主要偏重于HBeAg与HBV-DNA关联方面,而对乙肝“小三阳”前S1抗原结果处于灰区作为研究对象的报道甚少。随着对HBV检测、预防、治疗措施的发展和应用,HBV感染传播方式即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HBeAb阳性以往被认为是机体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和预后良好的征象,但在现实的检测中,我们发现HBeAb阳性的部分患者仍可检测出 HBV-DNA 和 HBV-PreS1阳性,说明这一部分病人仍有病毒复制并具有传染性。目前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正在不断递增,并随着对前S1抗原在乙肝发病机制,病毒感染与复制等方面研究深入,发现还有一部分这样的病人仍存在病毒复制,本文对192例乙肝“小三阳”前S1抗原结果处于灰区标本作为对象,研究分析前S1抗原显色深浅与其标本的HBV-DNA拷贝/ml量的关系。
乙肝“小三阳”、前S1 抗原、灰区结果、基因变异
R512.6+2;R446.62(传染病)
2013-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2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