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388/j.cnki.cn42-1843/c.2018.04.013
近代中国学术分科背景下"史地合一"现象原因论析 ——以史地期刊为中心
晚清以降,受西方学术分科的影响,传统学术范畴中长期附属于史学的地理走向独立.史学和地学应该分开,已成为时人的共识.然而,在此背景下,民国时期在科系、学会和杂志上出现了诸多"史地合一"的现象.学术期刊中"史地合一"的原因,缘于民国政府在学制上对师范类院校"史地合一"的规定,而这种设置又借鉴了近代日本的学制."史地合一"的现象,还与中国传统学术范畴中对史地关系的认知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一些现实因素如史地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亦是学术期刊中"史地合一"出现的原因.即使如此,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近代意义的历史学学科地位已然确立.1930—1940年代的科系、学会、学术期刊中"史地合一"现象的卷土重来,是为一些特殊原因所致.这与近代史学的学科化的确是相悖的,但并不代表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此时还未初建起来.
史地合一、史地期刊、史学、地学、教育法令、学术分科
37
K092;G529(史学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国学术转型中史学与地理学关系的发展与互动研究"17YJC770039
2018-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