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例经内镜检出的胃肠道类癌的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特点及治疗选择,以提高胃肠道类癌的诊疗水平.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11年3月经内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类癌患者79例,对其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方法、有无转移及治疗效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组79例胃肠道类癌患者中,胃类癌占12.7%(10/79),十二指肠类癌占11.4%(9/79),乙状结肠类癌占1.3%(1/79),直肠类癌占74.6%(59/79),均无典型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为息肉样或黏膜下隆起性肿物.本组31例经活组织检查确诊,48例经术后病理确诊.41例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嗜铬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CD56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4.1%、100.0%和80.5%.本组患者62例行内镜下治疗且治愈.本组患者类癌转移率较低,为7.6%(6/79).结论 类癌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胃肠镜检查及病理是发现、诊断类癌的重要手段.治疗方式的选择可依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而定.符合内镜下治疗标准的病例,应首选内镜下治疗.
类癌瘤、胃肠道、胃镜、结肠镜
37
R730.268;R735.2;R735.3(肿瘤学)
2012-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4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