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后大鼠血浆及肝肾组织中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含量的变化
目的 探讨截肢后大鼠血浆及肝、肾等远隔器官组织中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的含量变化规律,以期找到硫化氢在创伤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手术制备大鼠左后肢截肢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7只);手术后1、2、4、6、12、24、48、72 h组(各7只).测定血浆中H2S含量及肝、肾组织中CSE活性,分析其随时间变化规律.光镜观察各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手术后大鼠血浆H2S含量逐渐降低,6 h达最低值39.286±6.526(P<0.01),此后逐渐升高,48h后基本恢复正常.肝、肾组织CSE活性变化大体趋势与血浆相同,但下降幅度及到达最低值时间不同,肝在术后12 h最低为166.162±1 o.878(P<0.01),肾在术后6 h最低为60.664±7.574(P<0.01).肝、肾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组织损伤.结论 H2S是一种新的内源性介质.在体内广泛存在,可能参与了组织损伤与修复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组织损伤、截肢、动物实验、硫化氢
10
R575;R692(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创伤应激对心血管系统损伤及保护机制研究06G117
2008-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0-92,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