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遗存"的近代境遇:1928-1930年曲阜孔庙祀田的国有化争端
曲阜孔庙祀田是历代帝王封赐给衍圣公府,用以承担阙里祭祀费用的土地.1928年2月,大学院废除春秋祀孔祭典后,围绕曲阜孔庙祀田归属等问题,南京国民政府、衍圣公府及社会各方展开激烈争夺,并逐渐演变为一场文化论争.在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蔡元培等人将孔庙祀田收归国家、升科纳税的提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衍圣公府竭力反对祀田国有,除了试图保留自身经济来源外,尚有延续儒家祭祀、恪守祖宗家法的考虑.孔祥熙等政府要员及社会上关于祀田文化意义的讨论亦反映出祀田国有问题,不只是经济争端,还关涉其所维系的儒家文化价值体系.最终,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旨在收归祀田为国有的《改革曲阜林庙办法》以"暂缓执行"不了了之.孔庙祀田的境遇,为重新审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政治文化生态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衍圣公府、孔庙祀田、孔府档案
G25;B222;G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108
2021-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