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俄"到"反赤"——吴佩孚对苏俄的认知及其变化
20世纪20年代初,直系先后战胜皖、奉两系军阀,占居中国政治中心位置.作为对抗手段,粤孙与皖段、奉张联手,组成反直"三角同盟",国内政治呈波诡云谲之势.与此同时,苏俄开始在中国物色合作对象.在苏俄最初联络的政治角色中,吴佩孚位居前列.与此呼应,吴亦高调"联俄",不仅主张无条件承认苏俄,接受苏俄建议推进"孙吴合作",还与苏俄指导下的中共密切接触,推动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吴佩孚此举有其深藏不露的用意.就基本立场而言,吴认同的是自己理解的西方政制,所在派别营垒属北洋直系,"北洋正统"观念根深蒂固,其"联俄"带有对付"三角同盟"的目的,是政治与外交谋略,不宜从政治认同角度加以解读.吴佩孚游移于南北不同势力及俄美之间,给人以缺乏一以贯之的政治主张及外交立场的印象,最终走向"反赤",却未察现实"黑化"与"赤化"的因果关系与民心向背的变化,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吴佩孚、苏俄、直系、奉系、皖系
K261.5;F299.27;D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ZDA210
2021-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