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帝主张的变化及其影响
反对帝国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之一,同时亦成为国民革命的基本目标.在早期,中共反帝方针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便是废除不平等条约.1927年汉口“一三”事件发生后,中共的反帝方针发生变化,从主张废约趋向于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变化原因,除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和群众斗争的高涨之外,与共产国际的指示有着密切关系.中共的急进方针扩展了国民革命的反帝斗争,也由此与国民党发生矛盾,对国共合作的格局产生相应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国民党加速分裂进程.为了尽快建立全国政权,国民党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愈益走向妥协.又由于在领导权、工农运动、土地运动等问题上的冲突,先是蒋介石发动政变,继而汪精卫实行“分共”,国共两党终于分道扬镳.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反帝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外条约关系通史”14ZDB045的阶段成果.
2015-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