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6708.2002.03.001
晚清华北村落
“村”是乡村中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在我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历史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主要依据方志等地方文献以及西方人士在华旅行的记述,探讨晚清时期(19世纪后半叶)华北地区,主要是直隶省村落的外部形态,认为:北方村落规模多为中小村落,百户以上大村不占多数;为安全需要,若干村落环筑土墙或设立“庄门”;为农事、生活及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很多村落在村内、村外掘井、立庙。本文还描述了村落的街巷、房舍结构和道路交通情况,并摹录了一些显示当时村落形态的村图。
村落规模、街巷、道路、房舍、土墙、井、庙
K2(中国史)
2006-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0页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