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后期的意义理论和隐喻
当前,在关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大致区分出两个阵营.对于那些对现代逻辑和结构语言学持同情态度的人来说,他们大多数都倾向于认为在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著作中无法发现对他们自身的研究有重要价值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对语言史和文学史更加感兴趣的人来说,则会更加看重维特根斯坦关于文化和价值的一些零碎的洞见,并且,甚至乐于见到维特根斯坦似乎放弃了他早期用一种体系的方式思考语言的愿望.这次演讲将会表明,后期维特根斯坦确实提供了一种详尽而广泛的语言意义的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在这种意义上说,他的著作中确实包含了一种“意义理论”,尽管它所采取的形式并不是公理一演绎式的,也并不像达米特这样的哲学家所希望的那样,去追随弗雷格的脚步.这次演讲将会表明,隐喻现象扮演着一个中心角色,从而一方面使得达米特那样的哲学家的希望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对于作为人类能力之语言能力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的加深.
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隐喻
B08;H0-
2017-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15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