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2232.2015.01.015
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德育:挑战及应对
当前,虚拟社会给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以及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了解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是我们开展德育的重要基础。“超真实”这一概念,对于我们分析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超真实”指的是一种非真实代替了真实的状态,其主要是由符号主宰生活、仿真文化盛行以及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内爆”形成的。对于青少年道德成长以及德育工作而言,其所带来的是社会存在状态的改变,无疑会产生巨大影响。具体到挑战而言,“超真实”对于德育的挑战主要是:促使社会规范去权威化;逼迫社会规范边缘化;导致社会规范无根化。在应对这一挑战上,教育者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引导青少年正确辨别“真实”,进行真实观与符号运作方面的教育;二是为社会规范赋予时代内涵,更新社会规范及其表达方式。
“超真实”、社会规范、符号、德育实效性
G40-012.9(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超真实”的出现与德育范式的转变。
2015-0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