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实践

引用
自传媒业因经济发展及科技提高而一片繁荣之后,逐渐地从单一的传播文化的范畴向报道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领域渗透,并且以此在社会上营造了强大的舆论氛围,对司法行为形成了有力的监督.同时,我国的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两条宪法规定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家媒体素质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监督标准、当前某些司法机关的行为不规范性及不透明性、传媒业受政府监控的现状以及缺乏舆论监督失真的纠错和问责之相关立法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舆论对我国司法行为的良性监督,反而在一些时候引发政府与舆论之间的矛盾冲突.本文通过对舆论监督涵义、特征、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信息公开化”、加强对司法行为的制约、提高司法人员素质、立法对舆论监督进行监管等对箫,对如何保证我国舆论监督良性发展,促进司法行为更加公正化、合法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舆论监督、问题、对策

D92;D91

2013-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3-9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