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从公共事件看网络匿名对社会心理塑造的影响

引用
近几年,我国公共事件频发不断,此间,互联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匿名文化力量的背后折射出当今社会大众的焦虑、抱怨、恐惧、愤怒与不安的社会心理特征.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社会的大众心理和社会性格;然后,以“三亚宰客门”事件、“方舟子状告韩寒作品造假”以及2011年的“日本核泄漏引发抢盐风波”等事件为例,分析了匿名发布对社会心理和公共事件的影响;最后,结合“柠檬原理”等理论知识,探讨了网络匿名对社会心理塑造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公共事件、网络、匿名发布、社会心理

C91;R45

2011-2012年度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基金项目一等奖"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互信研究——基于若干群体性事件的调查"的阶段性成果

2012-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5-69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