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10
中国2011-2020年新报告HIV/AIDS短期内死亡特征及风险因素
目的 了解中国新报告HIV/AIDS短期内死亡(诊断后一年内的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时间趋势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HIV/AIDS病死率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2011-2020年新报告的15岁及以上的HIV/AIDS短期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短期内死亡比例随时间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HIV/AIDS短期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报告HIV/AIDS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的比例为10.68%.2011-2015年新报告HIV/AIDS短期内死亡比例呈快速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95%CI)为-9.95(-11.29~-8.5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95%CI)=1.60(1.57~1.63)]、年龄≥30 岁[30~<45 岁年龄组:OR(95%CI)=1.89(1.83~1.95);45~<60 岁年龄组:OR(95%CI)=2.73(2.64~2.81);≥60 岁年龄组:OR(95%CI)=4.39(4.25~4.5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95%CI)=1.59(1.55~1.63)]、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OR(95%CI)=1.81(1.76~1.86)]和注射毒品[OR(95%CI)=1.86(1.77~1.96)]、通过医疗机构[OR(95%CI)=3.33(3.23~3.43)]和自愿咨询检测[OR(95%CI)=2.13(2.06~2.20)]发现、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OR(95%CI)=4.83(4.75~4.92)]和未在30 d 内启动抗病毒治疗[OR(95%CI)=2.69(2.64~2.74)]的感染者短期内死亡风险相对较高.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提示,相较于非短期内死亡感染者,诊断后一年内不同时间段死亡的风险因素基本一致.结论 中国HIV/AIDS诊断后短期内死亡比例较高,应继续加强扩大检测,促进早发现、早治疗,持续巩固HIV防治工作,降低HIV/AIDS病死率.
HIV/AIDS、死亡、风险因素
27
R512.91(传染病)
2023-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7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