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462/j.cnki.zhjbkz.2017.12.016
云南省2015年新报告988例非婚异性传播HIV/AIDS病例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eieney syndrome,AIDS)患者经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的高危性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策略制定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连续抽取云南省2015年新报告非婚异性传播HIV/AIDS病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获知感染HIV前后危险行为等情况.结果 调查男性498人、女性490人.获知感染HIV前一年内有商业性行为的比例为39.88%(男性占68.67%,女性占10.6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2.797,P<0.001),地点集中在路边店/街头,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仅为8.38%;71.36%有临时性伴间性行为(男性占64.46%,女性占78.37%),且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79,P<0.001),临时性伴主要是朋友/熟人(占82.52%);存在多种性行为交叉和叠加.获知感染HIV后仍有12.96%发生高危性行为,仅31.86%愿意告知性伴自身的感染状况.结论 异性传播影响人群扩大,控制异性传播的策略应转为在强化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基础上,倡导全民推广使用安全套的普遍防护,宣传教育时增加风险行为识别和安全性行为警示性教育,艾滋病感染者随访管理工作中应评估其传播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行为
21
R373.51;R512.9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10004-906;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4NS345
2018-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54-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