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690/j.cnki.hzyxb.issn.1672-2388.2020.02.09
民俗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失真”与“传真”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民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民俗文化翻译是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途径,做好这项工作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易出现文化空缺和文化失真现象,需引起译者注意.文章从跨文化角度出发,以中国民俗文化中饮食文化、风俗文化和民俗传说等翻译为例,建议译者借助一些补偿策略,对信息进行增补和解释,以确保译文保持源文化的质和量,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更好地推动中国民俗文化“走出去”,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
民俗文化、文化失真、文化传真、翻译
18
H059;G127(写作学与修辞学)
本文系2019年度上饶师范学院校级自选课题“'走出去'背景下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播与英译研究”201921
2020-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3-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