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4118.2011.02.13
出血性脑梗塞16例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出血性脑梗塞临床资料,发病4h内溶栓治疗前均行MRI检查示脑梗塞征象;15例溶栓后3天、1例溶栓后6天查CT示脑内出血。结果 16例均无死亡,出血后给予止血、脱水、脑保护等综合治疗,其中3例行微创血肿抽吸术。术后30 d生存状态良好,GCS评分9~11分11例,12~15分5例。结论 梗塞后脑出血多发生在脑梗塞后3 d内,血压过高或过低、出血倾向、溶栓药物应用不当是发病的危险因素。明确发病过程并及时的用影像学确诊是减少死亡率的前提。溶栓治疗中监测凝血功能、出血后积极的进行止血、降颅内压等药物治疗及必要的手术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脑梗塞/并发症、脑出血/并发症、脑梗塞/治疗、脑出血/治疗
23
R743.33;R743.3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0年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2011-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