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4118.2002.03.055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20世纪30年代,著名遗传学家B Mc Clintock和HJ Muller发现染色体的末端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将其命名为"端粒"(telmere),并发现染色体丢失这些片段将使其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细胞的分裂与生长;1984年,CW Greider和EH Blackburn[1]发现将一段单链的末端寡核苷酸加至四膜虫的提取物中,端粒的长度有所增加,从而确定了"端粒酶"(telomerase)的存在.在随后的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端粒酶在细胞生长及肿瘤的发生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端粒酶已成为肿瘤研究中重要方法之一.
端粒酶/检测、肿瘤、癌/诊断、端粒酶活性/诊断应用
14
R394.2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