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风马牛”
@@ 词的结构分析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经常看到同一个词被不同学者归入不同结构类型的情况.所以至此,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研究者不太注意对研究对象进行必要的历史考察.如”风马牛”属于什么结构类型?高歌东、张志清编著的<汉语惯用语大词典>释为并列关系,有人批评说:”非是,应为述宾关系.””1”看上去只是人们对”风马牛”之结构关系的判断不同,但深层原因却在人们对该词每个语素的含义、词性、功能的理解各异.高氏等把构成”风马牛”的三个语素均视为名素,认为其所指在客观世界都是独立而平等的,构词时是联合式的,故判为并列关系.而批评者则把”风”视为动素,并且是他动词性语素,”马牛”是其宾语,所以判”风马牛”为述宾关系.到底”风马牛”该怎样理解?又是哪种结构类型?这需要考察其造词之初,说话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该词的,怎样创造该词的,用了什么手法,每个语素在成词时分别充当了怎样的角色,等等.而要对一个产生于两千六七百年前的词作这样的研究.最好是借助前人对它的解释.
结构类型、并列关系、汉语惯用语、研究对象、客观世界、考察、结构关系、结构分析、动词性、词汇研究、批评者、联合式、大词典、造词、学者、手法、评说、历史、解释、角色
H1(汉语)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