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文说”源流考略
@@ <说文解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王筠<文字蒙求>和蒋善国<汉字的组成和性质>都认为<说文>9353字形声字为7697个,占总数的82.3%.现代汉字的形声字则占总数的90%以上.若偏旁是义符,位多居左,称左文;声符则位多居右,以声区别部类,称右文.文字之初,意寄于声,只用右文之声,不必有左文之形.随着社会的进步,事物的日益繁多,客观上要求人们在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上更加精密.甚少之文字,就不足以为语言符号的使用,便加偏旁来区别.于是人们在依声而写的字上面加上了义符,使得一个字变成了两个或几个字,--新加偏旁的字叫区别字.这就是形声字孳乳相生的一个重要过程.如”巧”从丂声,加工以区别;”歌”从哥声,加欠以区别.虽加形符以为义之标准,而意之由来,仍然与声有关系.如仲、衷、忠三字皆从中得声,而仲为人之中,衷为衣之中,忠为心之中.声之所在,即义之所在.知声者可以因声求义.这就是文字学上的声读之说,亦即右文说.
右文说、形声字、文字蒙求、偏旁、语言符号、因声求义、说文解字、汉字、表达思想、文字学、区别字、交流感、组成、精密、加工、别部、标准
H1(汉语)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