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文字是思想底痕迹”——文学翻译如何参与新文学的语言变革

引用
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欧化”方案,不仅源于翻译中“保存原著的精神”这一原则,同时还与文学革命先驱们对新文学的构想有关.在胡适那里,能够表达今人的感情、书写当下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新文学”.因为主要关注的是文学的“精神”,在语言方面,胡适的方案相对保守,主张借用传统白话文学资源,欧化的可能性就被排除了.傅斯年则认为,要增强文章的表达能力,可以模仿西洋的文法、词法、句法、修辞,进一步改造汉语.尽管引发了争议,但鲁迅、周作人等新文学家还是坚定地推动了欧化方案.其努力主要表现在引入词尾变化、通过译音输入新词汇、模仿西文句法这三个方面,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功能,让新文学的“精神”得到了更好的呈现.

文学革命、新文学、欧化、直译

3

I206.6;I046;H315.9

2013-03-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27-13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汉语言文学研究

1674-8506

41-1414/I

3

2012,3(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