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作者"与20年代小说的"硬写"问题——以鲁迅《幸福的家庭》为中心的讨论
本文以<幸福的家庭>为讨论对象,探讨了20年代新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室内作者"形象,即一个苦闷的青年作者,处在幽闭的室内,挣扎于文字之中,想要完成一次创作,而写作的进程往往伴随着焦灼、怀疑和挫败,最终或"硬写而不能",或背离了初衷.这一形象之所以多见,无疑与文学青年群体的社会境遇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普遍的"硬写"焦虑,也发生于20年代新文学消费与再生产的封闭循环中,初期新文学内在的危机也就暗含在其中.
鲁迅、《幸福的家庭》、"室内作者"、"硬写"、文学消费
1
I206.6;I03;G239.29
2011-0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