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663/j.issn2095-9869.20200303001
不同水力负荷下人工湿地对海水养殖尾水污染物的净化特征
海水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是海水养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综合水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获得适宜的水力负荷条件是该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前提.构建一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研究3种水力负荷条件(V1=0.50、V2=0.19、V3=0.10 m/d)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水力负荷状态下,该系统对于海水养殖尾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差异显著.进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相对较低时,去除率均较低(最高去除率为36.25%),水力负荷状态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明显.水力负荷为0.50 m/d时,总氮(TN)的去除率为49.50%;在0.10 m/d时,TN去除率达到85.90%.活性磷酸盐(PO43–-P)的去除率受到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小,最低去除率为77.44%.水力负荷状态会影响系统内氮、磷的浓度变化:在不同水力负荷下,下行池中氮污染物去除率在80%以上;上行池则会在高水力负荷状态下产生硝酸盐氮(NO3–-N)或亚硝酸盐氮(NO2–-N)的累积,影响出水水质.PO43–-P的吸附转化主要发生在下行池的中上层,水力负荷越大,PO43–-P的吸附转化就越靠近系统后程.
海水养殖尾水;人工湿地;水力负荷
42
X55(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
2021-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