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663/j.issn2095-9869.20170908001
渤海中国对虾生态容量变化研究
基于1982年和2014~2015年渤海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数据,采用Ecopath模型,分析了渤海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结构及功能参数,评估了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在渤海的生态容量变化.结果显示,渤海生态系统中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功能群处于重要的营养位置,但中国对虾不是渤海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其生物量的增加对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多毛类、底栖甲壳类有负影响,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虾虎鱼类等生物量的增加将对中国对虾产生负影响.渤海生态系统2个时期均处于发育的不稳定期,仍有较高的剩余生产量有待利用,2014~2015年渤海生态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较1982年有所降低,系统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中国对虾1982年和2014~2015年在渤海的生态容量为0.810和0.702 t/km2;与当年依据调查数据评估的生物量相比较,中国对虾有较大的增殖潜力,当生物量增长至71.68倍和585倍时,仍不会超过生态容量.
渤海、中国对虾、营养关系、生态容量、Ecopath模型
39
S931.1(水产资源)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4533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303050;中海油公益基金项目渤海对虾容量、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计划共同资助
2018-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