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末法思想与邺下刻经流布
佛法住世可分为正法、像法及末法三个阶段.中国末法观念始兴于公元四世纪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六世纪以后广为流行,并由此出现了大量的佛教刻经,形成了以邺城为中心的河北地区和以泰山为中心的山东地区两大刻经密集分布区域.北齐的刻经在形式和功能上不仅继承了早前彰显、诵读、禅观乃至修积功德等目的,更赋予其以护持佛法、保存经像、以备法灭的重要内涵.北齐刻经影响深远,无论是北京房山云居寺刻经、陕西淳化金川湾三阶教刻经以及四川都江堰刻经,都可发现邺下僧人的影响及末法思想的传承.
末法、北齐、邺城、佛教刻经
K238;H319.3;P548(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ZDA233
2020-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