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7427.2024.04.003
实现程度: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的新视角与指标构建
推进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基于"实现程度"视角开展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兼顾了价值目标与政策目标的有机衔接,是检验政策绩效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工具.在界定实现程度概念的基础上,遵循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的评价理念,按照"制度赋能—过程运行—质量产出"理论分析框架,建构了政策输入、供给水平、公众受益三重评价维度,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权重赋值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化,进而对起点、过程、结果均等化进行全链条监测,以便精准识别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达成度,为各级政府优化老年教育公共服务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向优质均等迈进,不断提升老年群体对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指标体系
44
G777(社会教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都市社会治理与终身教育基地科研项目
2024-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