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负重时机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负重时机的选择及不同时期负重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行常规内固定手术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术后1周负重,对照组术后4周负重;分别在术后2、4、8、12周时对两组患者根据改良Weber量表进行评价,量表评分采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表示.结果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3.00(2.00,3.00)vs.2.00(1.00,2.00)分]与肿胀评分[3.00(3.00,4.00)vs.2.00(1.00,2.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肿胀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2.00,3.00)vs.1.00(0.00,1.00)分,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和12周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负重是可行的,虽然会出现肿胀和疼痛情况,但并不影响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踝关节骨折、早期负重、术后康复
37
R683.41;R782.12;R493
苏州市医疗卫生科技创新项目;苏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苏州市护理学会科研项目
2023-0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661-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