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脑休克期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脑出血中后脑休克期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脑休克的重视.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6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48 h完成巴塞指数(BI)评分、NIH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分为有脑休克组和无脑休克组,比较两组的NIHSS、BI评分;并以NIHSS评分为基线,将136例患者配对为有脑休克组39例,无脑休克组39例(以NIHSS评分相差1~2分内进行配对);6个月后,按mRS量表将两组配对患者分为预后良好和不良,比较两组预后良好率.结果 136例卒中患者,有脑休克者95例,无脑休克者41例,脑出血后休克组患的NIHSS评分高于无休克组,巴塞指数评分低于无休克组;6个月后,两组配对患者中,有脑休克组死亡2例,失访1例,预后良好11例,预后不良25例;无脑休克组死亡1例,失访2例,预后良好29例,预后不良7例,伴有脑休克的患者预后差于无脑休克组.结论 伴有脑休克的脑出血患者神经缺损症状重,生活自理能力差,脑休克期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对伴有脑休克的卒中患者及早进行干预,可望改善卒中患者预后.
脑出血、脑休克、预后
29
2014-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