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0179.2008.02.065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室下区mGluR7与PCNA的表达
目的:动态观察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型(mGluR7)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不同再灌注时段前脑侧脑室的脑室下区(SVZ)中的表达,探讨神经发生的机制.方法:42只体重为280~30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不同时间段(6 h、24 h、72 h、7 d、14 d、28 d)组,每组各6只.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右侧中动脉阻塞(MCAO)2 h的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SVZ的mGluR7和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侧SVZ的mGluR7阳性细胞于再灌注24 h开始增加(P<0.05),再灌注72 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回落至正常水平.再灌注72 h 时非缺血侧mGluR7阳性细胞亦有明显升高(P<0.05).此外,mGluR7阳性细胞还可明显见于梗死区周围,尾壳核、隔外侧核、梨状内核、部分大脑皮质等区域;再灌注24 h,无论缺血侧还是非缺血侧PCNA的阳性标记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加,高峰出现在再灌注7 d(P<0.01),并维持较高水平至再灌注14 d,再灌注28 d时数量虽已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72 h、7 d时,缺血侧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高于非缺血侧(P<0.05).结论:短暂脑缺血能刺激SVZ的细胞增殖和mGluR7的表达上调,后者可能参与此处由短暂局灶性脑缺血引发的神经发生过程.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亚型、增殖细胞核抗原、脑室下区、脑缺血再灌注、大鼠
23
R364.1(病理学)
成都医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05Z2005-014
2008-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