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4565.2016.01.013
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为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肝脏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分析49例肝脏肿瘤性病变患者的DWI及MR常规扫描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并比较不同性质肿瘤性病变的ADC值. 结果为:肝脏正常对比区域组织平均ADC值为(1. 35 ± 0. 07) × 10 -3 mm2/s;原发性肝癌组织平均ADC值为(0. 95 ± 0. 05) × 10 -3 mm2/s、肝转移瘤平均ADC值为(1. 18 ± 0. 20) × 10 -3 mm2/s;肝血管瘤平均ADC值为(1. 87 ± 0. 27) × 10 -3 mm2/s、肝囊肿平均ADC值为(2. 75 ± 0. 15) × 10 -3 mm2/s.其中肝血管瘤和肝囊肿平均 ADC 值均明显高于肝脏正常对比区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5 );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平均ADC值均虽低于肝脏正常对比区域组织,但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 05 ). 磁共振DWI序列的ADC测量值在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弥散加权成像、肝脏肿瘤、表面弥散系数、诊断价值
32
R814.49(放射医学)
湖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BB20123006
2016-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