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788/j.hddz.32-1865/P.2023.01.002
皖南外桐坑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模型
外桐坑金矿位于江南造山带东北缘太平断裂褶皱带,是受断裂控制的热液蚀变型金矿床.为进一步分析该矿床的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提高找矿效果,在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模型研究.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显示,Au、As异常显著,主要沿NE向次级断裂分布;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果显示,矿区NE向张性次级断裂显著富集Au、As、Ag、Sb,可有效指示金矿化的分布特征.金矿体赋存于志留纪霞乡组中,成矿物质及热源主要来自于燕山期花岗岩岩浆热液,成矿构造为NE向榔桥—里东坑张性断裂,含矿构造为主断裂上盘NE向硅化、毒砂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蚀变破碎带.依据成矿规律,构建了外桐坑金矿"构造-岩浆岩"成矿体系地质-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型,明确次级断裂破碎带、金砷地球化学异常、绢英岩化蚀变等可作为外桐坑外围金矿找矿标志,指出矿区内破碎蚀变带、矿区深部以及外围沿榔桥—里东坑断裂分布的水系沉积物Au异常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外桐坑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模型、皖南
44
P595;P618.51(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安徽省休宁县—歙县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矿产地质调查与找矿预测;安徽省自然资源科技项目;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皖南黄土岭-水竹坑铜钨钼矿资源调查评价项目
2023-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