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4814.2015.04.001

湘西南苗儿山地区早燕山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引用
湘西南苗儿山地区早燕山期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早期 ,侵入于加里东期花岗岩(构成苗儿山岩体主体)和印支期花岗岩中.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粒—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局部发育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SiO2 为76 .02% ~80 .26% 、Al2 O3 为10 .94% ~12 .88% 、K2 O为3 .42% ~5 .34% 、Na2 O+K2 O为5 .37% ~8 .22% 、ASI为1 .04~1 .31(平均1 .14) ,总体属铁质、钙碱性系列过铝质花岗岩类.微量元素中Ba、Sr、P、Ti表现为强烈亏损 ,Rb、(Th+ U+K)、(La+Ce)、Nd、(Zr+ Hf+ Sm)、(Y+ Yb+ Lu)等相对富集.稀土总量较低(122 .9~175 .4μg/g) ,轻稀土略富集((La/Yb)N =2 .55~3 .79) ,具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 .07~0 .22).岩体 ISr值为0 .99007和1 .15860 ,εNd(t)值为-9 .20和-8 .80 ,两阶段Nd模式年龄(t2DM )为~1 .7Ga.C/MF-A/MF图解显示源岩主要为变质泥质岩和变质杂砂岩.强过铝花岗岩样品的A l2 O 3/T iO 2 比值部分<100.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 ,源岩主要为中、上地壳酸性岩石 ,并有少量地幔物质加入.花岗岩主量和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过程表明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 ,岩浆形成与先期(中侏罗世)陆壳增厚升温及软流圈地幔的热传递有关.

苗儿山地区、早燕山期、地球化学特征、S型花岗岩、后造山构造环境、湘西南

36

P588.12+1(岩石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湖南1 :25万武冈市和永州市幅区调修测"项目编号 :1212011120793;"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志修编"项目编号 :1212010811032

2016-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35-24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资源调查与环境

1671-4814

32-1640/N

36

2015,36(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