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指导的限制性饮食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发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1-07/2013-08我院消化科门诊和病房的IBS患者117例(依据罗马标准Ⅲ),对照组50例,根据IBS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病情分级,并对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ELISA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剔除敏感食物,12 wk后再对患者进行疾病病情评价分级,记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目前排在前3位的不耐受食物为大豆,47例,占40.17%,蛋类31例,占26.49%,玉米19例,占16.23%,对照组排在前3位的为西红柿17例,占34.00%,蟹9例,占18.00%,牛奶7例,占14.0%.117例IBS患者剔除过敏食物前,疾病的严重度评分为轻度27.6%,中度53.1%,重度19.3%,剔除过敏食物12 wk后,轻度49.1%,中度43.9%,重度7.0%.剔除食物前后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剔除过敏食物12 wk后,对腹泻性、便秘型患者有缓解病情的作用,但是对未分型和混合型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食物不耐受可能是导致IBS发病的原因之一,根据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剔除IBS患者敏感食物,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缓患者病情.
食物不耐受、肠易激综合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
21
2014-0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904-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