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三受”动物实验的可行性
目的:研究1个肝脏劈离成3个供肝单位的动物实验可行性.方法:普通级健康犬分成供体组(n=30,体质量20-25 kg)和受体组(n=30,体质量8-15kg),供受体随机配对.供体手术断离右外叶和右中叶、左中叶和方叶之间的2处肝组织桥,原位灌注后将左侧区、中央区和右侧区供肝各自的一级肝蒂在近主干处切断,移植物受体体质量比(graft-to-recipient weight ratio,GRWR)>1.0%且最接近1.5%的供肝入选为移植物,植入左侧区、中央区和右侧区供肝的受体分别分入A组、B组和C组.供肝背驮式植入受体,流出口和腔静脉壁端侧吻合,供肝一级肝蒂分别和受体门管三联的主干端端吻合.术后观察受体腹腔及胆汁引流,死亡后进行尸检,移植物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犬肝外观呈分叶状,深陷的叶间裂将各叶分隔开来,各叶间由较少的肝组织桥相连接,右外叶和右中叶间的肝桥组织较左中叶和方叶间的肝桥组织更薄更少,2处肝桥离断时均未发现有大的血管及胆管.门静脉主要分成左支、中支和右支;胆总管也由左、中及右肝管三支肝管汇合而成;肝动脉可存在变异;肝血液经由肝左、中、右3支静脉回流.3组供体的平均体质量、手术时间及失血量差异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体内劈离技术全部得以完成,供肝无热缺血损伤.3组受体体质量、供肝质量和GRWR之间的差异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手术时间、无肝期、失血量及输血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体中无术中死亡者,30个供肝均成功植入,所有血管及胆道的吻合均不需要移植物间置,门静脉和动脉重建后均能排泌胆汁,各组新肝均无淤血、缺血区.3组受体存活时间分别为128.3 h±48.5 h、102.7 h±59.8 h和98.7 h±36.8 h,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死亡后尸检均未发现有吻合口出血、血栓等外科技术性并发症者,移植物标本病理检查肝细胞无淤血肿胀和缺血坏死者.结论:此项动物实验证明:一个大受体的肝脏能劈离成3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能作为独立完整的供肝移植给不同体质量的小受体.
动物模型、部分供肝、劈离式肝移植、一肝三受
20
R657.3(外科学各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
2012-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138-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