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艾灸对脾虚大鼠血浆β-内啡肽、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引用
目的 探讨艾灸对大黄所致脾虚大鼠一般症状、血清D-木糖(D-xylose) 、血浆β-内啡肽(βEP)、胃动素(MTL) 、生长抑素(SS) 的影响.方法 将40 只健康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温和灸组、隔姜灸组.大黄水煎剂灌胃制作脾虚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 、MTL 、SS 的水平,比色分析法测定血清D-木糖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D-木糖、血浆β-EP 、MTL 含量明显降低,一般症状积分、SS 含量明显增高(P<0.01); 艾灸后,大鼠一般症状积分较艾灸前(4.50±1.08 v s 7.30±1.16,3.30±0.94vs7.60±0.84,P<0.01) 、模型组(4.50±1.08 vs 10.70±1.25,3.30±0.94 vs 10.70±1.25,P <0.01) 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 大鼠血清D-木糖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18.816±2.7981,14.009±1.7188,21.370±1.6750 vs 14vs.009±1.7188,P <0.01);以上变化均以隔姜灸更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后血浆β β-EP 含量增加(223.38 ±50.20150.06 ±35.97,199.52 ±52.88 vs15vs 0.06±35.97,P <0.01,P <0.05) 、MTL含量增加(379.64±68.06 vs 305.16±51.99,366.47±41.81 v s 305.16±51.99,P <0.01,P<0.05),SS 含量降低(44.20 ±4.06 vs 64.03±19.12,36.78±8.34 vs 64.03±19.12,P<0.05,P<0.01),但两种灸法之间未体现差异.结论 温和灸、隔姜灸足三里、中脘等穴均能明显改善实验性脾虚大鼠的一般症状,提高血清D-木糖含量,并以隔姜灸作用更佳; 均能纠正脾虚时紊乱的血浆β-EP 、MTL 、SS 的水平,这可能是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灸法、脾虚、β-内啡肽、胃动素、生长抑素

19

R245.8(中医临床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2012-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498-350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009-3079

14-1260/R

19

2011,19(3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