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IFN-γ、IL-4、TGF-β1在不同发育阶段家兔直肠组织中的表达

引用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家兔直肠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出生后5、15、25、35、60及90 d家兔60只,分成6组,取直肠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法对IFN-γ、IL-4、TGF-β1在直肠组织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出生后5 d家兔直肠组织内未见IFN-γ、IL-4和TGF-β1的表达.生后15 d家兔直肠内可见IFN-γ、IL-4和TGF-β1日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上皮,数量较多.25-35 d,IFN-γ、IL-4和TGF-β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呈单个散在分布.60 d,IFN-γ、IL-4和TGF-β1日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主要定位于肠腺之间固有层.黏膜表面上皮偶见阳性细胞浸润;90 d IFN-γ和TGF-β1阳性细胞数量有所减少(P<0.05).15-35 d,IFN-γ阳性细胞较IL-4阳性细胞数量多,60 d后则以IL-4阳性细胞为多.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家兔直肠IFN-γ、IL-4和TGF-β1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在生后15-25 d增高,在35 d降低(P<0.05),以IFN-γ阳性细胞变化最为显著;35 d后平均灰度值显著降低(P<0.05),60 d达到最低,且以IL-4阳性细胞改变最为明显;90 d IFN-γ和TGF-β1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有所下降(P<0.05).结论:IL-4、IFN-γ和TGF-β1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随家兔直肠黏膜发育出现显著变化,提示3种细胞因子参与家兔直肠黏膜免疫防御功能建立的调节过程.

γ干扰素、白介素4、转化生长因子β、直肠、生后发育、家兔

19

R363(病理学)

贵州省科技计划;贵阳市科技局项目

2011-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936-194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009-3079

14-1260/R

19

2011,19(18)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