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CE技术10组波长对大肠息肉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FICE放大内镜10组波长组合对大肠息肉的观察效果,并选出最佳波长组合.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07-05/2010-05进行常规内镜检查,资料保存完整的大肠息肉患者378例.采用FICE放大技术预先设定的10组波长分别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并对图像清晰度进行评分,选出最佳波长组合,利用最佳波长组合判断病灶的性质,最终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378例患者共发现大肠息肉432个.FICE放大内镜10组波长对病灶观察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波长组合7(R=520 nm,G=450 nm,B=400nm)显示腺管开口优于其他波长组合(Rank%=25.73),在观察黏膜毛细血管形态结构方面波长4(R=520 nm,G=500nm,B=405 nm)优于其他波长组合(Rank%=25.76);二者结合与病理比较对病灶性质的判断符合率为95.6%,敏感性90.7%,特异性86.8%.结论:波长组合7及4分别对观察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和黏膜毛细血管效果较理想,且二者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FICE技术、大肠息肉、诊断
19
R735.34(肿瘤学)
2011-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735-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