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相关基因表达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分子诊断指数的建立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相关基因表达,建立肝癌分子诊断指数,以期能更准确的诊断肝癌.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2 cm及手术切缘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11个基因的表达,以管家基因G3PDH为对照,2-ΔΔCT法计算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挑选出特异性好且与正常肝、肝硬化组织表达差异大的肝癌相关基因,依据这些基因在组织中表达异常的个数建立分子诊断指数.结果:在40例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RDM2、IGFBP3、DLC-1分别有65.O%、75.0%、67.5%的标本表达<3倍正常肝组织,癌基因GPC3、STMN、CCNA2、BIRC5、AFP分别有87.5%、77.5%、82.5%、85.0%、67.5%的标本表达>3倍正常肝组织,并且与肝硬化组织表达差异显著(0.45±0.69 vs 0.50+0.20;0.17±0.20 vs 0.67±0.47;0.29±O.48 vs 0.58±O.60;677.57±999.30 vs 4.41±3.99;17.564±28.28 vs 1.174±1.08;53.174±103.64 vs 2.094±1.50;16.53±16.39 vs 1.824±1.39;4445.70±1 1642.87 vs 0.86±0.43,均P<0.05).以此8个基因建立分子诊断指数,其在肝硬化、手术切缘、癌旁2 cm、癌组织中分别为2.24±1.5、3.04±1.6、2.9±1.5、6.3±1.2,癌组与肝硬化组、切缘组、癌旁2 cm组差异显著.以肝硬化组作为对照组,当分子诊断指数≥4诊断为肝癌时,ROC曲线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0%.AUC=0.995.结论: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癌相关基因表达,成功建立分子诊断指数,提高了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肝细胞癌、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子诊断指数
19
R735.7(肿瘤学)
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基金;天津市卫生局项目
2011-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8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