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3079.2005.08.031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透明质酸水平的影响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6 mo内未用过任何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例,用拉米夫定治疗12 mo,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的3 mo、6 mo和12 mo测定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记物、HBV DNA和血清透明质酸水平.结果:拉米夫定可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水平随着肝功的好转同步下降.在12 mo末,HBV DNA水平阴转组与未阴转组治疗前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阴转组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较未阴转组下降较早.HBeAg;阴转组治疗前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明显高于HBeAg未阴转组(t=2.380,P=0.022),HBeAb阳转组(t=2.767,P=0.008)治疗前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也明显高于HBeAb未阳转组.HBeAg阴转和HBeAb阳转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下降较早,即在治疗的第3 mo即有明显下降.治疗期末HBeAg阴转与否(P=0.022)和HBeAb阳转与否(P=0.045)均与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有关.结论:治疗前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和治疗过程中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下降的早晚与拉米夫定的疗效有关,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答有预测意义.
拉米夫定治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治疗过程、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无显著性差异、血清标记物、抗病毒治疗、预测意义、临床意义、肝功能、平阴、疗效、方法、测定
13
R5(内科学)
陕西省科技计划2000K14-G16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045-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