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3079.2005.02.024

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内NF-κB及TNF-α表达的影响

引用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Balb/c小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乙醇灌肠为阴性组,D组噁唑酮(OXZ)灌肠为阳性组,C组在D组基础上按20 mg/kg的姜黄素处理,B组在D组基础上按40 mg/kg的姜黄素处理,3 d后进行炎症活动指数(DAI)、大体形态损伤、肠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组织学改变评分,再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标本NF-κB、TNF-α的表达并评分.结果:A组DAI、大体形态、组织学损伤、MPO、NF-κB、TNF-α的评分依次是0.9±0.74、1.6±0.52、4.1±1.10、0.8±0.63、1.2±0.65、1.3±0.48;B组4.5±0.85、3.3±0.67、14.2±1.40、1.5±0.71、2.8±0.79、2.6±0.70;C组5.9±0.99、4.2±0.63、15.3±1.64、1.7±0.67、3.7±0.95、3.9±0.88:D组10.5±0.97、6.8±0.79、21.3±1.49、3.7±0.95、7.6±1.43、8.1±1.97.经姜黄素处理的炎症小鼠炎症结肠肠黏膜内NF-κB和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1),提示其结肠炎症明显减轻.NF-κB与TNF-α的表达显著相关(r=0.998,P<0.01).结论:姜黄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有效药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和TNF-α的表达而达到抗炎效果的.

姜黄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黏膜内、肠炎症、抗炎效果、大体形态、组织学改变、髓过氧化物酶、评分、处理、肠黏膜、作用机制、组织标本、有效药物、损伤、免疫组化、基础、活动指数、灌肠

13

R5(内科学)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55-25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009-3079

14-1260/R

13

2005,13(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