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3079.2004.09.009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目的:探讨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可能性.方法:选用不同浓度的2-(3-羧基-l-丙酰氨基)-2-脱氧-
D-葡萄糖与肝癌细胞株共同孵育不同时间后,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细胞生长状况及药物作用后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经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作用24-72 h后,HepG2肝癌细胞株出现体积缩小,荧光染色增强,胞核或胞质中可见致密浓染的块状或颗粒状黄绿色荧光染色.染色质固缩,并凝结成块,聚集在核膜周边呈新月状或肾状,胞质浓缩,内质网疏松并与胞膜融合形成-个个空泡.且凋亡细胞含量呈一定的浓度、时间相关性.结论: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具有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
羧基、酰氨基、脱氧、葡萄糖、肝癌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cell line、肝癌细胞株、荧光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时间相关性、药物作用、体积缩小、生长状况、浓度、凋亡细胞、胞质、染色质
12
R73(肿瘤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CX805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049-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