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3079.2004.04.012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E-19的猴同源基因的克隆化与序列分析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对-HBV的感染和复制都不是必须的,普遍认为他与HBV引起免疫耐受,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有关.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我们克隆了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HBe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E-19,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克隆猴的E-19同源基因.
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的HBeAg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提取阳性菌落并测序,确定人E-19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克隆猴的E-19同源基因,并进行编码产物的序列分析.
结果:成功克隆出人的HBeAg结合蛋白新基因E-19.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克隆了猴E-19同源基因,编码基因全长378 nt,编码产物由125 aa组成.结论:成功克隆出人的HBeAg的肝细胞结合蛋白E-19基因,并发现、确定了猴E-19的同源基因,为研究E-19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表达与调控、生物学意义以及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肝细胞结合蛋白、同源基因、克隆化、序列分析、binding protein、hepatitis B virus、生物信息学技术、应用、酵母细胞、编码产物、酵母双杂交系统、酵母双杂交技术、相互作用蛋白、酵母表达载体、多聚酶链反应、生物学意义、病毒性肝炎、表达与调控
12
R5(内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03011402,C30070689,C39970674,C30371288;军队科技攻关项目98D063;军队杰出人才基金98H038;军队科技攻关青年基金01Q138;军队科技攻关项目01MB135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0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