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4901.2018.21.253
文人画的真性问题
文人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特殊而又影响深远的艺术形式,在中国艺术史进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元、明、清三代,文人画几乎完全统治了画坛.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析文人画的真性问题.
一、文人画的发展
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有着一个相当长的演进过程.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等皆有画名,北宋时期的"士人画"概念,又使文人画向更成熟迈开进了一步.进入元代,文人画进入了兴盛时期,这一时期诗文印信也逐步正式进入画面,不但成为布局的组成部分,而且更直接地抒发作者的心声.诗、书、画、印始成一体,诗画相联,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情贯注于画意之中,相铺相成,这也标志着文人画形式的完善.明代前期文人画处在继承发展时期,"士人画"理论进一步提出画分南北宗和文人画理论,文人画的名字也正式被提出和使用,同时,作为南宗的文人画地位得到确立乃至成为中国绘画观念的最高认识.清代的文人画到了鼎盛时期,涌现了诸多顶级文人画家,文人画重墨趣,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这些在绘画作品当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强烈的主观意识,都是文人画的精髓.
文人画、性问题
J212;J05;I206.2
2018-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89